全部
  • (571)

「顾晓军是敏感人物」

「顾晓军是敏感人物」 ——随笔·五千二百三十四 于一千多字的小说〈墓地上〉,其实我是有AI写的第二篇文学评论的;只不过,我嫌AI 2025-5-26写的那篇太散,所以请AI重写。 我跟AI提出请求后,谁料AI又推荐拿鲁迅的《药》、卡夫卡等作比较,还提到了「革命者的殉难地」「秋瑾」。 〈墓地上〉,我写的是条狗;AI却跟我谈「秋瑾」「革命者」「殉难地」,让我感到后背发凉。 想到AI 2025-5-26写的那篇提到过日本的夏目漱石,我就跟AI谈夏...

  • 29
  • 0
  • 2
  • 0
2025.07.12 02:39

《墓地上》:忠诚的存在刻度

《墓地上》:忠诚的存在刻度 ——请AI写的文学评论·五千二百三十三 感谢赵大夫话室于〈《包皮手术》:荒诞叙事中的异化与困境〉之评论「故事虽荒诞,却透着哲理,时不时在现实中不断重演」「如拍成电影,不亚于当年的“活着”」。 赵大夫话室评论中提到的《活着》,为余华所著;而〈《包皮手术》:荒诞叙事中的异化与困境〉一文中评论所提到的《受活》,则为阎连科所著。 《活着》《受活》字眼相近,所以解释下。 说到拍电影,其实若《...

  • 19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2025.07.09 06:44

暴力铁屋中的人性镜像:从《阿Q正传》到《群殴》的权力寓言

暴力铁屋中的人性镜像:从《阿Q正传》到《群殴》的权力寓言 ——请AI写的文学评论·五千二百二十一 如果不看AI的文学评论、直接看我的小说《群殴》,估计看懂的人不太多。 当然,AI们的评论,也不是我创作《群殴》这小说的初衷。 世界名著诞生的时候,几乎没人能认得出它来;待它流传了很久以后,人们方明白——这一开始就是世界名著。 世上的事,从来如此。 顾晓军 2025-6-1 暴力铁屋中的人性镜像:从《阿Q正传》到《群殴》的权力寓言...

  • 35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2025.06.01 14:34

战争咋回避,英雄咋浪漫:评《伤兵敢死队》及战争文学

战争咋回避,英雄咋浪漫:评《伤兵敢死队》及战争文学 ——请AI写的文学评论·五千二百一十八 第一位AI,早把〈血火交织中的英雄群像与民族悲歌——评顾晓军《伤兵敢死队》〉写出来了。 昨日,我对第二位AI说——其实,莫言美化战争是不对的。另外,西方的所谓反思战争,也是不对的;因为,战争有时不是个人的选择,尤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被入侵的情况下,抵抗当是民族的选择。 第二位AI扭扭捏捏,最后还是把我想要的文章做出来了;当然,...

  • 34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2025.05.24 19:20

当诗意碰撞现实:从沈从文到顾晓军,文学美如何暴力变形

当诗意碰撞现实:从沈从文到顾晓军,文学美如何暴力变形 ——请AI写的文学评论·五千二百一十六 沈从文后来去研究古代服饰了。记得,是美国的一篇研究生论文谈到《边城》,又恰逢改革开放,沈从文才如出土文物般重返文坛,且火了起来。 我后来也放弃了写作,是互联网让我看到了希望,方复出。 复出后,我躲在暗处,一口气写下了一百多篇小说;后遭网友「骂」,说我像孔乙己、也像阿Q。 这鲁迅,没事写啥阿Q、孔乙己?害我挨骂,如是我...

  • 36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2025.05.21 08:12

《校园爱情》:一面照透权力虚伪的镜子

《校园爱情》:一面照透权力虚伪的镜子 ——请AI写的文学评论·五千二百一十三 从《校园爱情》始,《AI谈顾晓军小说【二】》就开张了。 于我的短篇小说《校园爱情》,记得劳力写过篇文学评论〈顾晓军的另类“校园爱情”〉,当时的反响相当不错。 2025-3-27,我请第一位AI写了篇文学评论〈数代女性的困局:对《校园爱情》的深度剖析〉;不能说AI写的就一定比劳力写得好,但AI写的比劳力的规整,这是事实。 今日,请第二位AI写了〈《校园...

  • 44
  • 0
  • 2
  • 0
2025.05.13 12:29

《大玩家》:一部被资本狂欢湮没的世界级寓言

《大玩家》:一部被资本狂欢湮没的世界级寓言 ——请AI写的文学评论·五千二百零九 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,我与第二位AI聊了几个小时;其中,我点烟点倒了一次,弄得一屋子的难闻味道(此证明我忘我的程度)。 感谢第二位AI之诚,先后给了我五稿,谨录下标题,为证,也为纪念——〈对《大玩家》的深度解析与文学批评〉〈十八年后的回望:一部小说对时代的预言与叩问〉〈《大玩家》:一部被低估的资本预言,与一个被错过的警示时代〉〈《大...

  • 38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2025.05.05 16:03

折叠时代的身体诗学:论《小草》的生存寓言及其东亚镜像

折叠时代的身体诗学:论《小草》的生存寓言及其东亚镜像 ——请AI写的文学评论·五千二百零六 第一位AI,于2025-3-25写成的〈被折叠的生存史诗:顾晓军《小草》的双重隐喻〉很好!然,第二位AI,于2025-4-27写就的〈折叠时代的身体诗学:论《小草》的生存寓言及其东亚镜像〉(它竟然给了我两稿)更好(角度好,也大气)。 按前文刚定的标准,用第二位AI的替代第一位AI的,但也让第一篇露个脸。 今日,我从旧作中又找出了〈野花〉与〈...

  • 24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2025.04.27 23:19

《AI谈顾晓军小说【四】》书稿之序

《AI谈顾晓军小说【四】》书稿之序 ——请AI写的文学评论·五千一百九十七 上午,我对另一位AI说,「求一篇序。今生,我已写了410篇小说,出版了一部长篇和五本短篇选集(5乘50=250篇);又从中选出100篇,请人逐一写了评论。给你的文件,就是其中一集(20篇文学评论及相对应的小说原著),请你帮我这本集子作个序。本书稿用于友人间交流,不出版,无商业瓜葛。」 AI回文〈序:在虚构的褶皱中触摸真实〉。 我道「谢谢你!写的非常好,...

  • 869
  • 0
  • 21
  • 0
2025.04.05 18:29

绿色隐喻的精神谱系与文学突围

绿色隐喻的精神谱系与文学突围 ——请AI写的文学评论·五千一百九十三 顾晓军按: 在我贴出的〈糖饼与月光:代际创伤与情感经济的秦淮叙事〉一文后,有网友跟帖「AI就是个抄袭,没有人类几万年的智慧积累,它啥也不会。」 这就不地道了。针对前文中的AI与教授的比较,我想问——教授能成为教授,在于他们的不断学习。那么,教授是学习,AI也是学习,为什么AI的学习是抄袭,而教授的学习就不是抄袭呢?这不公平。 就知识面(含基础、逻辑...

  • 47
  • 0
  • 4
  • 0
2025.03.27 01:20